今天是:

首页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支部组织召开集中大课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5日
点击次数:

10月10日上午,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支部在办公楼303会议室召开党员大会,围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张忠军教授讲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加强党性修养》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校长、校党委副书记马海涛出席会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同志线上列席,会议由党支部书记白彦锋主持。

会上,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作重点发言,以“铸党性之魂 立师德之本——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交流学习心得。他谈到此次张忠军教授讲授的课程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解读,系统全面、内涵深刻。他从深化党性修养是锚定师德师风“政治方向”的根本保障、是破解教育改革“关键难题”的动力源泉、是涵养师生“共同成长”生态的核心纽带三个方面具体分享了学习心得。他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党员干部,更需以党性铸魂、以师德立身,今后要以党性锤炼强化改革担当、以师德建设夯实育人根基、以问题整改赋能事业发展,将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为民情怀融入教育教学与办学治校全过程,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扛起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党支部书记白彦锋围绕本次的研讨主题“以党性铸魂,以师德立身——教师党性修养赋能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从张忠军教授讲授的“斗争精神”谈起,结合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和1948年时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张含英提出的“三问”校训,提出面对“十五五”规划与人工智能浪潮挑战,研究生教育工作要刀刃向内,推动教育供给从“自转”向需求牵引的“公转”转变。11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集中培训,强化导师队伍的党性修养与师德建设;以助研津贴改革为抓手,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通过导师组参与项目研究,推动师生共同成长,将党性锤炼与师德建设融入科研实践,切实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成果。

中层干部白丹、祝维龙分享交流集中大课学习心得。白丹同志谈到高校教师党员必须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锤炼政治品格,在工作中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效能,以“培根铸魂”的使命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用实干实绩诠释高校党员教师的担当。祝维龙同志从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创新思维、理论学习三个方面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表示将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重点践行“两个提升”: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改革创新魄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支部党员郭小倩同志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反思自身在理论转化、主动服务和创新意识方面的不足,提出将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优化服务理念和激发创新思维,将党性锤炼融入育人实践;刘钾同志剖析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的辩证关系,针对理论学习深度不足、创新担当意识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强化理论武装、砥砺政治品格、深化仁爱之心的整改方向;刘秀娟同志查摆理论学习转化不足、自我要求不严等问题,提出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勇于担当作为、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实际行动;任阳同志结合研招工作,强调党性是守住招生公平的基石和提升服务温度的动力,提出以党性修养保障招生公正性,优化考生服务体验,在“为国选才”使命中践行对党忠诚。支部其他党员也结合工作实际、就自身的认识和学习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

陈国沛同志肯定支部研讨会开展成效,表示教师党员们紧密围绕集体大课主题及学校发展重点任务展开研讨,氛围热烈,希望今后持续深化研讨成果,将研讨思路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随后,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白彦锋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他谈到第五卷部分内容为首次公开发表,全书系统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命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体党员要深刻领悟著作精髓,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使命担当。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支部党员参加会议,入党积极分子、民主党派人士及群众代表列席会议。

 

撰稿:孙双双

摄像:任阳

审核:白彦锋、白丹、姚逍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