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我校举办“学贯二十大 读书正当时”研读经典第一场读书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4-13 16:20 更新日期:2023年05月06日     浏览次数:    

为推进我校研究生“思政、思享、思创”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导师引入,讲学互动。“学贯二十大 读书正当时”研读经典读书交流会系列活动于4月11日正式启动。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陈运森为首批“财经思政+”项目学术导师颁发了聘任证书。学术导师周游带领同学们阅读《制度变迁的逻辑: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之形成》,与同学们畅谈感言,分享体悟。

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陈运森在“学贯二十大,读书正当时”研读经典读书交流会启动仪式上作了精彩发言。陈运森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阅读经典带给自己的深远影响,指出研读经典活动既是我校研究生“思政、思享、思创”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又是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通知的重要做法。研工部为将研读经典活动打造成为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学生读书品牌项目,加强导学互动,让导学故事发生在越来越多元的场景中,特聘任彭俞超、郑登津、周游、李扬四位老师为第一批“财经思政学术导师”。通过四位导师的示范性引导,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高我校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真正做到为国育才。


周游老师从书名、选书缘由,作者其人、书籍主旨、目录框架、有趣的留意点、问题反思、相关文献等八个部分对《制度变迁的逻辑: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之形成》展开讲解,导读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为同学们深入了解本书提供了思路引导。在讲述该书的主要内容时,周游老师重点阐述了路径依赖与路径独立(两种制度变迁往往交替进行)、单位以及资源禀赋三项内容,就该书的内容提出了疑问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战争是否是单位制起源的因由,以及是否是是唯一的因由?研究国营企业制度的形成究竟有什么意义?国营企业乃至所有企业的当代使命是什么?周游老师也提供了多篇与该书内容相关的文献作为同学们扩展阅读的素材,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该书的内容。

钟鸿蔚  创新发展学院

从制度变迁的逻辑和强化学习算法的奇妙相似性看“发展“的哲学内涵。在周游老师的介绍和引导下,我们阅读了卞历南教授的《制度变迁的逻辑》。书中认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可以看作我国国营企业制度形成的一个起始点,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我国经受了持久而全面的危机,这暴露出了我国制度上的缺陷,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制度结构的看法(即改变了思想模型),因而影响了当前的制度环境,最后实现制度的变迁。书中提到了资源禀赋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制度变迁有路径依赖和路径独立的观点。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路径依赖和路径独立的制度变迁往往相互出现”这一论述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强化学习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强化学习的Q- learning算法中,智能体(agent)在n期里的学习优化是通过每期进行决策来进行的。在每期的决策智能体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根据上一期的经验继续进行相同的选择,一种是根据一个概率分布随机决策,两种决策方法选哪一个是根据一个概率内生的伯努利分布来决定的。算法中的“按经验选择”就对应着书中的“路径依赖”,“随机决策”则对应着“路径独立”。这样的对应和书中提到的“路径独立的随机性”特征也非常吻合。这样的相似让我感到惊喜和跨学科呼应的巧妙,并且引发了我对“发展”这个概念的思考,我们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似乎正是像理论中这样交替着进行下去。这样的发展观不仅可以用来探讨国营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也可以用来探讨更遥远的过去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这值得更加深入的思考。总的来说,这次的阅读和分享会都让我受益匪浅。

李鸣  法学院

这本书的一个主要观点:“在面临生存状况急剧变化的时刻,人们必须竭尽全力(包括从国外汲取新的制度资源)设法克服原有制度的限制,从而达成制度变迁。”而其中一个制度就是所谓的“单位制度”。李路路教授在《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一书中认为,所谓的单位就是国家利用权力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及其他社会性资源进行包揽分配,这种分配通过单位组织发放到个人。利用对资源的控制,国家使个人紧紧依赖于单位,而单位又依赖于国家,自此国家通过资源控制完成对个人的控制。意思也就是说单位的目的就是控制,而控制的目的就是社会秩序。因为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国家直接作为一级主体进行资源分配社会管理并不现实,因而国家按照行政式的控制和分配机制,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和社会剩余集中起来,分配至各种各样的单位组织,并通过这些单位组织将资源分配到个人。因此,单位组织在作为一个专业化功能组织的同时,还是一个国家分配社会资源的组织形式。这就是说,作为个人在单位组织中所获得的资源,在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单位组织分配的结果,单位就是国家的“代理人”,因而个人所获得的资源在本质上取决于国家和单位组织,而不是市场的环境和机制作用的结果。在1949年建国前,因为日本侵华的缘故,国民政府当局有意识地建设的单位制度,可以将资源集中,通过提供工作机会、医疗、教育等等福利“控制”一部分国民,同时又正好能为了抗日提供帮助。所以我认为日本侵华这个事件不过是一个“插曲”,或者说是诱因,没有它,也会有别的诱因。而建国后,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公有制,国家通过单位制度进行资源控制从而完成对个人的控制也是必然。改革开放后,尽管个人对单位的依赖性依然存在,但是相比来说依赖性并没有那么强,人们在民营私营企业中也能完成资源的获取。联想到现在要求在民营企业中建立一些支部,我认为并不是管理“资本家”,反而是一方面是为了管理那些流动党员,另一方面是为了管理那些普通的“打工人”。不过具体以什么形式什么内容达到单位一样的控制效果,尚不得知。

袁旻晖 法学院

本书揭示了中国国营企业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单位制的缘起,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最终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国营、国有企业。其并非单纯的外来之物,内含我国本土特色。翻阅完本书,结合自身所学,我对本书的感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国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本书主要分享新中国前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企业(以下简称旧国营企业)制度,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新国有企业)制度囿于篇幅并未述及,缺少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国有企业制度之间的联系,以及两个时期的国营国有企业是否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对读者而言,体现一种割裂的感觉。无论是旧国营企业还是新国有企业,均面临企业治理的难题。抛开国营国有因素,企业的治理本身就存在种种障碍,国营国有因素使得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不同于英美国家的股权分散结构和盛行自由主义的氛围,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泛滥,官僚主义渗透严重。如何创建一个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值得所有立法者和创业者思考。二是国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曾在美国盛行一时,我国甚至将社会责任明确体现在立法中,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情所致。国营国有企业相较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更为浓厚,甚至受国家政策影响甚巨。如何平衡国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本身的营利性特征有待进一步讨论。三是国民党发展国家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经验。国民党发展国家意识形态时众采各国之长,特别是改革和发展本国经济体制时。既没有照搬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也没有采用英美国家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没有完全套用经过改良后的德意日国家的统制经济体制,而是立足本国国情和传统,开创了独有的国营企业制度。当前我国公司法正面临新一轮的修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私以为,尽管时代变迁,但国营企业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部分思想仍值得我们学习。换言之,我国公司法修订应当综合考量各国优秀的公司法规则,同时要注意不能偏离本土化实践的发展。四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在我国的利用所带来的问题。本书认为,单位制源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并由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行政院秘书长甘乃光大力推动。但其中深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制度变迁后的单位形式与实质的失衡问题;二是领导人的主张和利益导向对制度形成的重要影响。我国公司法改革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也类似。一是部分规则或机构设置存在形式与实质失衡的问题,二是部分规则或机构的设置受到部分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干涉。

程宇  法学院

卞老师在本书中提供了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制度的调整或改变是基于人类状况改变导致思想模型之修改而产生的,其在诺思提出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制度变迁还具有路径独立之特征,并指出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交替中进行的,即一个社会在经历了渐进的与改良性的制度变迁之后通常会经历激进的与革命性的制度变迁,反之亦然。当下各种制度的形成也同样具备着路径独立、路径依赖甚或两者兼具的特征,国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之所以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是因为中国现存之制度禀赋将企业治理结构局限于正式行政官僚机构的组织模式。官僚组织模式同样也广泛存在于民营企业,而在混改的背景下,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界限会更加模糊,对于国营企业的治理与改革,同样会深深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公司治理中,如何更好得发挥该组织模式的作用,激发国营企业的活力,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最后,前述理论对于我们分析现有制度的曾经、现在与未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但我们不应仅限于此理论框架,该理论只是分析工具之一,应结合多种学科理论更加全面综合地分析制度。

曾颖  会计学院

在《制度变迁的逻辑——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之形成》中,卞历南先生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国营企业的这样一种制度模式是在什么时间,如何以及为什么形成的?书中提出两种制度变迁的逻辑。一种具有渐进与改良性,是现存制度的局部调整,体现了路径依赖的特征,而另一种具有激进与革命性,是现存制度的根本改变,体现了路径独立的特征。以下是我关于制度变迁的思考:第一点,制度变迁的逻辑上来看,制度变革的逻辑必须遵循历史过程的逻辑,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不同的制度,并且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度变革的逻辑应是“权力制约和规则建设”相结合的过程,既要通过权力制约来实现制度变革,也要建立合理的规则机制来保障制度执行的稳定。第二点,制度变革必须考虑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和阶级矛盾是制约国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营企业在实践中也遭遇了许多阻碍和挑战。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制度变迁的逻辑和机制。第三点,人的因素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性。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既要拥有真正具有变革意识和执行力的领导人,也要去发掘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制度变革中来。因此,在制度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具有改革能力和领导力的人才,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全面推进制度变革。总的来说,本书在研究中国国营企业的制度变迁的同时,也涉及了政治经济的层面,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符大卿  法学院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有以下感想:一、国有企业是怎么形成的?在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是解放后产生的,也就是随着社会主义运动展开而形成的。但这本书将国有企业的线索追溯到了洋务运动,从中华民族面对存亡危机来讲述中国国营企业制度的形成,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国营企业制度的误解。通过老师的进一步延伸,或许可以推知国营企业的制度的形成要素其实可以再往前追溯,例如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清末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变化等等。二、国有企业的路径依赖和路径独立,其实是交错展开的。这让我联想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国企改革。国企混改是不是路径独立的体现?这是不是符合本书的逻辑呢?国企改革也有很多根本性变革,比如以所有权改革为基础,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的。这将路径依赖和路径独立的交叉展开体现的非常明显。但是,并不能用路径独立和路径依赖定义当前的国企改革,这两种理论只是给我们理解国企制度提供了一个好的工具。三、制度禀赋。形成国营企业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其他制度可以用?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不是在引进新的制度资源?其实当前的国有企业是比较好地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独特路径,这种独特的制度也可能是我们国家所形成的优势,我们不能去否定它。

读书会的最后,周游老师针对同学们的读书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并鼓励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选出三位分享读书感悟的“优秀读者”,为他们颁发证书以及奖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周游老师循循善诱的领读与同学们异彩纷呈的分享为我们理解我国国营企业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单位制度的产生逻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对我国国营企业制度产生的理论框架的研究,拓宽了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寄语“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接下来,研工部还将继续举办三场研读经典读书交流会,读书永远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