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奖助工作 > 科教融汇 > 正文

首期“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优秀成果评审颁奖典礼暨第三期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07 15:05 更新日期:2023年07月09日     浏览次数:    来源:

6月16日上午,由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的首期“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优秀成果评审颁奖典礼暨第三期启动仪式在我校学院南路校区主教114报告厅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涛,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运森,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王修晓出席本次活动。担任此次评审会评委的有《中国财政》杂志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伍慧玲,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志红等四位老师。


白彦锋院长主持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李涛副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李涛副校长首先表达了对“孵化计划”首届结项项目和第三期立项项目成员的祝贺,以及对各位项目指导教师、授课教师的感谢。其次说明了“孵化计划”的产生背景、重要使命、现有成果、发展目标等。最后,提出了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第一,砥志研思,笃行致远。浅尝辄止,没有严谨认真、执着求索的态度,在科研道路上是走不远的。同学们现在正值增学识、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学会排除外界干扰,甘于坐冷板凳。第二,博观善取,勇于创新。知识视野要开阔,实践领域要广博,一个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验匮乏的人是很难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第三,扎根中国,服务社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我们做研究,要培养自己的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李涛副校长致辞


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运森教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他首先表达了对研究生院为大家提供丰富资源和各项配套支持的感谢。科研基础训练课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辅导课、课程联合培养项目等,聚焦学科交叉,培养了同学们的复合学术能力,系统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其次他分享了作为指导老师的想法。陈运森教授认为“孵化计划”为学生的学术培养提供的远不止学术环境和资源支持,更培养了同学们的学术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时的探索欲,能够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最后陈运森教授祝贺每一位在“孵化计划”中取得成果的同学,并希望同学们将“孵化计划”作为学术道路的起点,保持对学术的渴求和追求,勇于面对挑战,跨越舒适区,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指导教师代表陈运森教授发言


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王修晓作为授课教师代表发言,表达了对于“孵化计划”的感谢、感动、期待和祝愿。首先是对研究生院的感谢。感谢研究生院为老师和同学们搭建起跨学科、跨专业的“无形学院”,并提供了细致的教学辅助和后勤支撑工作。其次是来自“孵化计划”同学们的感动。同学们发送的课后邮件和与助教同学的沟通交流都让他印象深刻,这些都让老师感受到同学们清澈无邪的求知欲望和炽热真挚的学术热情。最后是对“孵化计划”项目和同学们的期待和祝愿。王老师期待“孵化计划”的同学们百尺竿头、更上层楼,在未来三五年里,结出更丰硕的成果,取得更喜人的成绩!


授课教师代表王修晓副教授发言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二期“孵化计划”学员高崧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感谢学校设立“孵化计划”并给予大力支持,感谢研究生院的各位老师们对“孵化计划”的精心策划和指导,表示自己在“孵化计划”安排的4门基础课和6次首席专家辅导课中受益匪浅,顺利发表了4篇中财A类期刊文章。他认为“孵化计划”内容设置契合了学生对于夯实理论根基、开拓学术视野两方面的需求,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向学术发展的大门,帮助自己收获了知识、技能和自信,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学术探索的乐趣。他表示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知识思考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力求在学术研究中取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突破和贡献。


学生代表高崧耀发言


各位嘉宾和学生代表发言完毕后,李涛副校长为第三期“孵化计划”立项的五位项目代表成员颁发立项证书。至此,第三期“孵化计划”顺利启动!


李涛副校长为第三期项目代表成员颁发立项证书


第三期“孵化计划”启动仪式结束之后,首期孵化计划”优秀成果汇报随之开始。各参评项目成员代表依次上台汇报项目内容及成果,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优秀成果奖参评项目成员汇报


优秀团队奖参评项目成员汇报


各组成员代表汇报完毕之后,各位评委依次对本次优秀成果评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高峰副社长表示: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首期“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优秀成果评审。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如此之强,令人惊喜!刚才13位同学汇报的论文项目是优中选优筛选出来的,也是过五关斩六将闯出来的,都很优秀,但也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同学们的研究能力强,当然这主要依靠大家自身的不懈努力,也与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孵化计划”的支持密不可分,这说明“孵化计划”在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建议,同学们在以后进行科研创作时,既要保持足够的专业理论素养,又要能够接地气,理论联系实际,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中国财政杂志社出版三本杂志,分别是《中国财政》《财务与会计》和《财务研究》,在业内有相当的影响力,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高峰副社长总结点评


伍慧玲教授表示:参赛同学递交的成果形式多样,有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和会议获奖。研究论文大部分都发表在中央财经大学认可的A级别(或以上)的刊物上,一些研究报告还获得了政府部门批示或者被公司采纳。这一方面反映出研究生院鼓励和支持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首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初见成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培育出一批有科研潜质的研究生。这些现象让人感到欣慰,体现了我校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视以及博士生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审阅材料过程中,也发现了个别问题,比如有些成果跟项目题目不太吻合,团队项目成员之间合作不够深入等,希望第二期和第三期孵化计划的项目负责人能重视这些问题,取得更好的学术成绩。


伍慧玲教授总结点评


王震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研究选题的前沿性。他指出,本次答辩会的主题涉及多个方面,既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养老保障、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等问题,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问题,表明同学们对学术前沿的追踪和跟进。王教授建议同学们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中央财经大学有鲜明的财经特色,学科集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学科交叉的先天优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教授鼓励同学们充分开展跨专业、跨院系的合作,创造更为新颖的、有趣的知识。他还鼓励同学们在研究中更多地考虑中国的财经和管理问题,使用中国的理论和概念体系,而不仅仅是使用中国数据来验证西方的理论和假设,甚至是佐证现有的结论。同学们应勇于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从做“有趣”的研究转变为做“有用”的研究。


王震教授总结点评


宋志红教授表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学生的科研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在这个大舞台上磨练、成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宋志红教授总结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优秀成果评审活动共评选出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团队奖3项,11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名单见文末)。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由现场嘉宾及评委分别为获得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团队奖的项目成员颁发获奖证书。

至此,首期研究生科教融合学术新星孵化计划圆满结束!


现场合影


首期“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圆满结束,第三期顺利启航。未来,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将以“孵化计划”为抓手,一是推进本研培养一体化、增加我校研究生教育对校内外潜在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二是甄别富有研究潜质的研究生分类培养、精准施策,通过孵化计划等多种前置培养途径为同学们“开小灶”、提供跨学科的“百家饭”,让更多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我校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


首期“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同一获奖等级按姓名拼音排序)

奖项

获奖项目成员

优秀指导教师奖

优秀

成果奖

一等奖

宋宇

陈波、侯娜

二等奖

薛慧丽

张光利

张简荻、郝祎琳、刘若彬、胡沛宇

王丽珍

三等奖

贺娟、涂玮

张爱卿

闫诗琪

刘敬真

张夏明

邓建鹏

优秀团队奖

黄秀莲、王业舜英

褚福灵、孟辉

李霞、王晓娟

刘轶芳

沈小倩、蔡晓灵

武腾


撰稿 | 马梦娇  郑  洁

视频 | 贺金山  郑  洁

编辑 | 江  维

审核 | 奖助办

终审 | 白  丹